年度总结

2024年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18 15:41:42 来源: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

 

2024年是国家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年,也是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成立十年的重要之年。在发起单位行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在科普科教领域积极开展公益帮扶,助力科教事业及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情况

(一)党建与业务双融合

基金会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作为北京市文化教育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委员单位,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参加联合党委会议、打造“红色引擎”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圆满完成上级党委安排的各项任务。

(二)资金筹措与财务管理

2024年,基金会在资金运营上,致力于保证合法合规。年度捐赠收入242.04万元公益捐赠支出962.51万元,捐赠支出占资金会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45.36%,管理费支出29.76万元,占当年总支出2.91%,均符合非公募基金会管控要求。

(三)项目实施与品牌打造

1.智慧校园-科学实验室项目

为提高学校科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基金会设立“智慧校园-科学实验室”项目,通过为学校捐赠或提供搭载先进实验设备和教学设施的科学实验室,改善学校科学教育与科学授课的教学现状。2024年5月,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战略,基金会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锦城镇海湾小学捐赠价值26.72万元的科学实验室,及配套科学课程。项目通过引进首都地区优质科普科教资源,建立手拉手结对子专家帮扶教学团队,帮助边远地区学校丰富课程体系、培养骨干教师、拓展学生视野、激发青少年心中的科学梦,培养青少年的科学信仰、科学兴趣、科学素养。

2.全场景教师发展平台项目

为支持学校教师日常教学、教科研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减轻教师重复性工作负担,助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效能,基金会于2024年捐赠中关村二小价值10万元的“全场景教师工作发展平台”。

3.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包项目

本年度,基金会为中关村二小打造了“智能摸高器”科技角,向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捐赠了听力教室设备一套,为中关村中学捐赠了录播设备,为中关村一小捐建了双师课堂,同时,为帮助中科启元学校解决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向其捐赠了教学必需的智慧黑板、书包柜、电脑桌、学生桌椅、塑胶跑道、体育设施等软硬件设施,助力其完成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为解决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幼儿园教材及教具使用多年大量老化损坏,游戏教具断裂变形等现实问题,基金会为幼儿园更新了玩教具,升级了儿童阅览室,改造了游戏设施,捐赠的新设施改善了幼儿园设备状况,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 

4.科普校园-科学家讲堂项目

2024年8月至1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持续践行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助力推动科学教育、培养科技人才的初心使命,基金会于2024年暑期协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动研究院所与优质学校,共同开展了暑期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活动,项目支出120.7万元,资助全国各地300余名科技教师走进多家科研院所,助力提升中小学教师基础科学素养,带动受助学校科学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5.科普校园-科学快车项目

2024年,基金会首次将“科学快车”分别开赴河北大厂幸福学校、北京昌平第一中学、新疆喀什和福建泉州等地,参加科技节和科学公众开放日,受到观展师生、家长及参观民众的一致好评。项目通过现代化、交互式的移动展览形式,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

6.未来校园-中科科苗助学基金项目

2024年7月,基金会赴天津参加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继续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面向获得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全国竞赛终评资格的中学生进行评选,选出优秀学生进行资助。资助内容除发放资助金外,还依托院所的科研团队,每年为受助学生支持课题经费,提供为期一年的差异化科学教育支持,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另外,基金会还对玉泉小学的贫困优秀小学生还进行了点对点的资金资助。

(四)内控管理与岗位规范

1.理事会全年召开7次会议,审议议题23项,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决策职能。

2.基金会按期完成民政部门要求的各项工作,及时更新官网资料,确保信息公开。

3.基金会组织内部学习新修订《慈善法》及《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安排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增强全员风控意识。

二、经验总结

(一)坚持公益理念:以“传播科学知识、助力人才培养”为指导,积极投身科普科教公益事业。

(二)创新筹资模式:通过理财与筹款相结合,拓宽资金渠道。

(三)加强项目管理:注重项目实施环节,确保质量和效果。

(四)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宣传册、宣传片提升知名度,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在项目执行效率上,部分项目沟通协调不足,未来将加强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

2.需加大基金会宣传推广力度,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提升基金会知名度。

3.在志愿者管理上,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筹资力度:持续面向社会筹资,结合科学院所与社会资源,助力科教融合。

(二)提升项目影响力:深耕“中科未来领航计划”品牌项目,探索与公募基金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

(三)促进科教融合:支持研究所科研课题研发,助力中关村周边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探索项目策划与执行新方法。

2024年是基金会取得显著成果的一年。2025年,我们将继续秉承公益理念,不断创新筹资模式,加强项目管理与监督,注重品牌建设和志愿者队伍管理,为公益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下一篇:

没有了